我们所面对的复杂环境和问题,使得所有的决定都带有巨大的不确定性,所以计划在项目中所起的作用持非常有限,尤其是那些超过半年以上的计划。
你可以计划每天背几个单词,但是计划不了自己的托福考试成绩;
你可以计划每天投多少简历,但是计划不了被哪个公司录取;
你可以计划每天做多少次俯卧撑,但是计划不了一个月之后的体重。
可以看出来,我们可以计划过程,但结果最终需要接受外部评测。
更大的困难还在于,重要的事情很难被计划。因为当我们做一件事的当下,很难看清它的真正价值。在创建谷歌之初,布林和佩奇不会想到自己在打造一个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之一。
1998年,他们想把谷歌以一百万美金的价格卖给雅虎,被拒绝。
2002年,他们想把谷歌以五十亿美金的价格卖给雅虎,雅虎再次拒绝。
2020年,谷歌的价值超过一万亿美金。
就算在公司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四年后,谷歌的创始人还没有看到自己的公司的真正价值。
visonary(梦想者)和schemer(计划者)相信未来可以清晰预测,通往未来的阶梯可以被准确描绘,所以他们会计划一个个小目标和与之对应的时间节点。事实证明,他们的猜想总是错得离谱。
那么是不是说我们就应该像无头苍蝇一样胡乱尝试呢?当然不是。我们可以从Linus Torvalds的经验中得到启示。Linus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程序员之一。他创造的系统Linux运行在绝大多数互联网服务器上,可以说没有Linux就没有互联网。手机两大系统之一的安卓也是Linux。作为Linux首席架构师,Linus无数次地表示自己对Linux没有超过半年的愿景,整个Linux生态就是自然地在生长,他不知道Linux未来会变成怎么样。
在开发Linux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程序员加入进来。现有的代码管理软件无法满足需求,Linus就想写一个让自己满意的代码管理软件。接着就是风靡世界的git的诞生。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依然离不开计划,它能提供一致的行动方向和评估绩效的依据,但我们也要意识到计划的局限性,尽量简化计划,以保持行动的弹性,并敏锐发现前进道路中的其他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