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捡钱的愉快经历

捡钱是我的一大爱好。有一次我和我妈一起出门散步,走到一个花坛边上看到一张簇簇新的百元大钞。对我的发现,我妈以数十年的江湖阅历告诉我,肯定是假的,掉在那么显眼的地方,要是真的早让人捡走了。虽然我妈对我的教诲总是十年如一的正确,但那时的我显然没有现在的乖巧随顺,执意捡起来查看,一摸还是真的。时至今日,那张一百块去了哪里我已经完全记不得了,反正肯定是没有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而我对捡到钱的整个过程还记忆犹新,现在想来,我似乎还能闻到当天空气弥漫着汽油和煤灰混合在一起的味道。由此可见,我的捡钱这事的喜爱,不在于捡到后怎么花,而在于这个天上掉馅儿饼的过程。

再说一些我在美国的捡钱经历。当我第一次拿到助教的工资,学校的系统要我填写我的银行账号,否则要每次给我寄支票。那时候,我正考虑开自己在美国的第一张信用卡。为了和开卡行Chase(摩根大通)打好关系,我就顺便先在他们那里开一个银行账户。开户的过程稀松平常,只是银行小姐姐神神秘秘地发了我一个手机短信,让我通过一个特定链接进行开户,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当时,电信和银行诈骗还不普及,你走进银行也不需要分辨哪个是银行职员,哪个是卖保险的外包人员。可是那时,我应该已经染上了不怎么相信别人的恶习,这多此一举必有蹊跷。

等开完账户回到家,我上网搜索一下才发现,那个银行职员发给我的是推荐链接,通过推荐链接开户就能获得现金奖励100美元。当然,那个推荐人就是她啦。此事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在美国的银行开户,有钱拿!从此,我就开启了定期去银行捡钱的征途。

以摩根大通为例,开支票账户奖励300,开储蓄账户奖励200,外加推荐人的100,总共有600美金的奖励,相当于人民币4000。所以,每次我和我爱人开户都是互相推荐,赚取推荐金。获得奖励的条件也是异常简单,如果太复杂就称不上“捡钱”了嘛。大多数的奖励只要求把工资定存到指定账户即可,一月至少几百的样子。存进之后再怎么处理就悉听尊便了。可以理解为,银行只是获得了储户工资的“初夜权”。银行自然不允许你频繁开户获得奖励,不过一年一次还是可以的。

我从来没在中国听说过这样的好事,这多少让我熊熊燃烧的民族自豪感有些受挫。为什么美国职员领的工资有价值不菲的“初夜权”,而中国职员却没有?

几经推敲,还是让我发现了中国职员的工资初夜权。在中国,大公司和行政机关都是和少数几个大银行固定来往,包括工资的发放。职员通过收到的银行卡每月接受工资。我把这称为“工资初夜权”上移。意思是,你的工资最先出现在哪个银行里,已经由上层统一决定了。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上层可以以此获得更大的回报。比如,总经理就能安插自己中专毕业的侄女进银行的风控部门,主办会计可以每年收到银行不菲的物质奖励。当然,这很符合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秀传统。

从“工资初夜权”,我明白了人对自身权力的感知是通过环境塑造的。就像封建社会,皇权至上,普通人的生命权需要让位于皇权,正所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所以把控宣传口非常重要,如果一不留神让平民过多地意识到了自己的权利,那这个社会是要出乱子的。

另一方面,我也留下了一个“后遗症”,每当有人或者组织高呼,放弃你的权利,我这都是为了你好,为了公益,我总是会用怀疑的眼神看着他们,总觉得他们要坑我的4000块开户奖励。

Google机器视觉工程师,一双儿女的父亲,未来的万事屋屋主。
0 0 vote
Article Rating
Subscribe
提醒
guest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Scroll to top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