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投资理财,大众能想到的不过就是,黄金,债券,股票,房地产,收藏品。其他的我不敢确定,但A股绝对不是适合普通人参与的市场。在我看来,原因有三:收益过低,牛短熊长,过度投机。
收益过低
实际上A股原本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国有企业融资,并不是为了让国民分享社会财富。连之后进入的民企也渐渐学会了这一套,拿股市当作提款机来用。不信的话,看看以下上证指数的表现:
1995年10月3日,上证702点。2020年11月20日,上证3377点。25年多,上涨了5倍。就是说1995年,你省下5毛钱的包子钱,投入了A股,25年后,你获了2.5元,能买个差不多的包子。勉强抵消了通货膨胀。
所以说算上通货膨胀,拿钱买A股股票的行为类似于免费借出资金为国家搞建设,纳税人光荣,A股“投资人”也光荣。
再来看看同期美国S&P500指数的表现,从500点上涨到3500点,7倍。这还没有考虑S&P500每年的分红比例远高于A股。
牛短熊长
A股另一个对普通人不友善的地方是牛短熊长,表现出来的模式就是慢慢跌,突然暴涨暴跌,接着开始漫漫熊途。从下图你就能发现,A股大多数时候实在走下坡。
这就意味着在你持有股票的大多数时间里,一直都处于亏损状态。这会让投资的体验非常糟糕。很多散户的体验是,一进场,就套牢,因为一旦卖出,账面亏损就变成了实际亏损。换而言之,股票的流动性消失了。既然股票风险高,收益低,又没有流动性,那我为什么不去买房子?至少房价再差也能抵消通货膨胀,除此之外还能拿来出租和自住。
2007年11月,上证指数到达了历史高位5778点。到今天,13年过去了,上证指数还没有到达当初的58%。
对比一下S&P500,真正特别长的熊市并不多见。不管是选择了多么糟糕的入场时机,只要持有十年,股价就能涨100%以上。
过度投机
这点其实是以上两点的结果。因为股市长期收益不高,大多数时间在往下走,这就意味着择时(投机)特别重要。大趋势上的钱难挣,股民就会企图从波动上挣钱,即快速,高频地低买高卖。遗憾的是,因为信息和资金上的差距,大多数股民能做到的是,高买低卖。
聪明如你,遇到有人推荐你买A股或者投资标的是A股的理财产品时,知道怎么做了吧?保持微笑,偷偷把他们拉黑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