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开篇主要通过一僧一道的穿插,引入了两大主题:因果与无常。
因果
作者交代了一下从女娲补天剩下的顽石到美玉再到游历人间的其余以及神瑛侍者的绛珠仙草因缘际会。
无常
最大的戏剧冲突是,甄士隐的出家。原来也算是当地大户的甄士隐,被作者短短一篇就写成了丢失爱女,房屋被烧(自古以来房屋都是家庭的主要资产,一定要投保),投靠岳父遭受白眼,不堪农事的落魄户。之后受一僧一道的点拨就出家去了。写尽了人间的无常。
这一篇金句不少:
今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纵然一时稍闲, 好货寻愁之事,那里去有工夫看那理治之书?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功名,金银,娇妻,子孙。有意思。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肠,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择膏梁,谁承望流落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原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甄士隐解得更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