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4:稀缺是动机而不是时间

经典的时间管理把人视作机器,它们的假设是,人们无法完成任务是因为时间的使用方式不对。所以它们提出极其复杂的系统,对每一分钟时间进行精准的控制。

只要稍作观察,您就会发现这个假设大错特错。当人困得不行或者营养不良是提不起精神做事的;所以光有时间,还远远不够。可就算是人又有时间也有精力,有时候就是不愿行动,因为如果缺乏驱动力,再多的时间和精力也只会在拖延中被耗费掉。

所以时间,精力,驱动力(动机)构成一个金字塔。最富裕的时间在金字塔塔基,最稀缺的驱动力在金字塔的塔顶。90%的时间管理著作包括大名鼎鼎的《尽管去做》都是在试图解决塔基的问题,少部分能接触到第二层,但能聊到动机这一层的寥寥无几。

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强调“体力,脑力,心力”。所谓体力,脑力即是精力的两个方面。而心力则指向我们所说的动机。

动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兴趣(非功利性的动机);自律(功利性的动机)。

当任务和您的兴趣一致,任务必定会被您轻松愉快地完成。举个例子,写博客是我的兴趣,就算没有收入,我也勤勤恳恳地每天写上半小时。

如果任务和兴趣相悖,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自律来推动我们继续前进了。比方说,我需要发布一个新的功能,设计实现的过程充满乐趣,但是要发布,就需要为第三方开发者写很多文档。写文档是既无趣又繁琐的工作,但为了升职加薪,我就需要调动大量的自律使自己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

归根结底,我们不是在寻找更多的时间,或者更好地利用时间的方法。本质上,我们需要做的是努力寻找自己的动机,然后悉心呵护它。接着就等着它带我们飞就好啦。

Google机器视觉工程师,一双儿女的父亲,未来的万事屋屋主。
0 0 vote
Article Rating
Subscribe
提醒
guest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Scroll to top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